什么是糖尿病前期?

发布日期:2022-01-04来源:网络

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异常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状态,我国是全球糖尿病前期人数最多的国家,整体糖尿病前期人群约有1/3会演变成糖尿病。国际糖尿病联合会(IDF)公布了《2021IDF全球糖尿病地图(第10版)》,下图为文件中美国糖尿病协会(ADA)的诊疗标准:

糖尿病诊断标准:空腹血糖>7.0mmol/L 或 OGTT 2h血糖≥11.1mmol/L 或 糖化血红蛋白(HbA1c)≥6.5% 或 随机血糖≥11.1mmol/L。

糖耐量受损(IGT)诊断标准:空腹血糖<7.0mmol/L 且 OGTT 2h血糖位于7.8~11.1mmol/L区间内。

空腹血糖受损(IFG)诊断标准:空腹血糖位于6.1~6.9mmol/L区间内 且 OGTT 2h血糖<7.8mmol/L。

其中糖耐量受损(IGT)及空腹血糖受损(IFG)为糖尿病前期。

根据该标准, 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12.8%,糖尿病前期比例为35.2%。过去的10年间(2011年~2021年),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由9000万增加至1亿4000万,增幅达56%,其中约7283万名患者尚未被确诊,比例高达51.7%。

糖尿病前期是介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间的一种状态,被认为是糖尿病的必经阶段,是糖尿病的预警信号,一般没有症状,不易被发现,多数患者在健康体检或因其它疾病检查时发现,如果这时还不进行干预,每4个糖尿病前期有1~3个在10年内会进展为糖尿病。老年人群中,糖尿病知晓并接受治疗的患者比例较高,年轻人反而对自身健康状况了解不足,缺乏有效的生活方式改变或药物治疗,城市居民糖尿病知晓率明显高于农村居民。男性、高龄、糖尿病家族史、超重和肥胖、中心性肥胖是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。近年来糖尿病的知晓率和治疗率有所提高,但达标率变化不大,加强和改善糖尿病管理仍任重而道远。

糖尿病前期的治疗主要包括健康教育管理和生活方式干预,必要时可予以药物治疗。定期检查血糖,同时密切关注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(如吸烟、高血压、血脂异常等),并给与适当的干预措施。具体目标为:

○ 使超重或肥胖者BMI达到或接近24kg/㎡;

○ 使超重者体重至少下降7%;

○ 每日饮食总热量至少减少400~500千卡;

○ 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30%以下;

○ 中等强度体力活动至少保持在150分钟/周;